国际著名期刊《德国应用化学》发表公司陈刚博士高影响因子研究成果

        近日,公司赵怡芳教授指导的陈刚博士等在细胞源性微粒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Transformation of Cell-Derived Microparticles into Quantum-Dot-Labeled Nanovectors for Antitumor siRNA Delivery”为题发表在国际化学顶级期刊《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 2014, 53, DOI: 10.1002/anie.201410223),该期刊2014年的影响因子为11.336,影响因子刷新公司历史记录。

        细胞源性微粒是从细胞膜上脱落的携带母体细胞特征性生物信息分子的膜性囊泡,在许多生理病理学过程中充当信息传递载体,并可作为多种疾病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目前,细胞源性微粒的标记成像仍主要依赖于有机荧光染料,然而有机荧光染料自身存在的诸如易光漂,荧光强度低和非选择性染色等缺陷极大限制了其在微粒标记示踪和动态成像中的应用。此外,当前针对细胞源性微粒的荧光标记和功能化修饰主要通过“间接包裹”的策略实现,缺乏选择性,标记效率低且生物相容性不佳,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对细胞源性微粒生物学行为及其潜在应用价值的进一步研究和揭示。

        基于这一现状,陈刚博士等首次提出通过磷脂衍生物“自然嵌合”的策略获得膜生物素化的细胞源性微粒,再用亲和素修饰的量子点通过亲合作用实现对细胞源性微粒的量子点标记。与现有标记方法相比,该标记策略具有特异性好、效率高,且温和可控等显著优势。同时,量子点独特的光学性能可为细胞源性微粒的示踪及动态检测提供极大便利。更重要的是,可通过进一步向量子点标记的细胞源性微粒中高效载入治疗性小干扰RNA,将其转化为一种可示踪的小干扰RNA递送载体,对于肿瘤靶向成像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为制备基于细胞源性微粒的多功能纳米载体提供了一种新途径,可望对细胞源性微粒相关的生物学问题探索和临床转化研究产生重要影响。

        该研究成果为公司赵怡芳教授课题组和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庞代文教授课题组合作完成,论文第一作者为公司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外科陈刚博士,庞代文教授和赵怡芳教授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